不用火、不用電、加熱快,放點水就能煮米飯的”,如此神奇的廣告詞在說一種在火車上與旅游景區新興起來的便利快餐自熱米飯,記者3月12日的調查發現 ,這種新興的自熱米飯快餐已經成功走出火車與景區,開始在城市的各個攤點都落腳,價格高低不等 ,這種食品是會不會發生危險 ,高溫加熱時是存不存在隱患?記者開始為此進行實驗了。
1撕開加熱包的米飯成“石灰拌飯”
3月12日,記者從超市以不到十塊錢的價格購買了一份便利自熱米飯。為了讓加熱包中的粉狀物質充分發生反應,記者將加熱包撕開進行了實驗。由于底部加熱的關系,水蒸發帶上來的石灰水泡開始在米飯盒周邊匯集,這種灰色的水泡越積越多,Z后直接攤開在了米飯上,形成了一層厚厚的“石灰層”。為了達到實驗效果,記者隨后蓋上了自熱米飯的蓋子,一分鐘后,整個餐盒在水蒸氣的壓力下開始慢慢膨脹變大,餐盒也開始慢慢變形。里面的水蒸氣通過餐盒頂部的出氣孔急劇噴出,同時發出了“嘶嘶”的叫聲。石灰水水滴濺得整個桌面都是,記者看到,桌面上的石灰水滴風干之后,在桌子上面留下了一個個灰白色的小點,這種灰白色的小點和加熱包內部的粉末狀物體是一樣的。
經過十幾分鐘的加熱之后,自熱米飯開始慢慢地靜止下來,記者打開米飯,驚人的一幕出現了,整個米飯已經蒸熱發黃了,但是70%的部分已經覆蓋上了厚厚的“石灰”狀物質,用勺子挑一下,這種“石灰”狀物質開始變成了灰白色的粉末。
為了保留實驗樣品,記者在加熱包進行實驗以前,用剪刀打開了一個小口,取出了一部分樣品,經過比較,米飯上覆蓋的一層“石灰”是經過研磨后形成的粉狀物質,和取出的樣品一模一樣,也就是說,下面的“石灰”狀粉末隨著水蒸氣透過縫隙進入了米飯,整個“自熱米飯”變成了“石灰拌飯”。
2 不撕開加熱包 實驗很平靜
記者注意到,和之前的實驗相比,本次實驗就“平靜”了許多。記者注意到,由于布袋封閉較嚴密,整個實驗過程并沒有水花四濺的情形發生,但是當實驗進行十余分鐘過后,記者再次打開米飯飯盒時,大量的水珠從蓋子上流下,在水汽蒸發的過程當中 ,一些水珠已經落入米飯。這一部分水滴進入米飯是否會存在隱患呢?
3月12日,青島科技大學化學院的吳教授解釋說:“這部分水汽一般不會存在危害,但是需要警惕一部分從底部擠上來的水泡。”記者在實驗的過程中注意到,就算是加熱包里面的粉狀物質不會出來,在加熱包外部仍然存在很多灰白色的粉末殘留,如果米飯飯盒設計不嚴密,或者底部加熱包化學反應不穩定,很容易造成底部的水分滲入米飯的問題。
3 實驗結論“石灰”水泡滲入米飯成隱患
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打電話咨詢廠家,自熱米飯廠家的回復是記者操作有誤,不該把加熱包剪開,這樣就不會存在“石灰”狀物質覆蓋米飯的情況了。記者提出質疑,就算沒有“石灰”狀粉末,那么水蒸氣也一定會順著縫隙向上滲入到米飯里。廠家解釋說:“我們使用的加熱袋是由布包裹起來的,如果不剪開,里面的粉末狀物體就不會溢出來。”記者注意到,在打開包裝時,整個加熱布袋表面同樣存在一些細微的灰白色粉末,在倒入清水時,這些粉末勢必會融入清水之中,就算是加熱布袋表面干干凈凈,那么加熱布袋里面的粉狀物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順著布袋上的細縫流出,同樣會對米飯安全產生威脅。